本篇文章3621字,读完约9分钟

你能买一个面具吗?

目前,许多人即将开始工作,但他们从未买过口罩。中国面具的短缺正在主要城市上演。尽管有消息称面具厂坚持开工建设,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国家需求。即使在武汉的防疫第一线,一个城市每天也有成千上万的口罩。

此时,我行一批不生产口罩的企业也跨境生产口罩。其中包括为苹果生产iphone的富士康和生产汽车的宝骏。甚至生产耳机的公司也生产口罩。

面具行业似乎正在经历一场遍地开花的旅程。这些企业在跨境时是在“玩票”吗?还是真相?他们的面具生意能顺利进行吗?

没有产业链的支持,对于任何刚刚跨越国界的企业来说都是困难的。

1

耳机制造商和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制造口罩

目前,已经动员了所有力量来解决口罩的短缺问题。

在浙江省江山市,一家消防设备制造商在72小时内建成了一家面具厂。防护服车间已经开始生产,口罩生产线正在调试中。据估计,仅口罩的生产能力就将达到120万只。

此前,四川省广安市贫困县岳池县也在72小时内建成了一家医用口罩厂。目前,日生产能力可达4万多张医用外科口罩,生产能力还将继续扩大。

除了这些新建的口罩生产线,还有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门外汉”加入了跨境口罩生产的行列。

从手机代工富士康到专业汽车制造商上汽通用,他们都是自己生产口罩的。

2月6日,富士康发布了一份官方公开文件,称为了解决口罩短缺问题,其公司工业福利首次引进了口罩生产线。

据估计,到2月底,富士康的生产线可以实现日产200万台的产能计划。这些口罩将优先用于富士康科技集团近百万员工的内部生产和防疫。2月5日,第一条日产10万口罩的生产线开始试生产。

同一天,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宝骏汽车也发布了一条官方消息,称该公司的联合供应商通过改造生产线改变了口罩的生产。

广西建筑工程集团负责宝骏汽车无尘车间的改造。共有14条生产线,其中包括4条n95口罩生产线和10条普通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预计日产量超过170万张。

2

有些是为员工准备的,有些则依赖于此来拉动股价

跨境生产口罩不仅仅是为了销售。每个跨国制造商都有自己的想法。

工业福利在微信公众账号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生产的口罩“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集团员工的防疫需求,又能酌情积极支持出口,为当前的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短期内,口罩将用于内部员工的日常使用。

目前,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拥有20多万名员工。根据这一计算,其对口罩的日需求量不应低于这一数字。

更多的企业,因为自己的业务地图,有相关的部分。

掩模板索引

2月4日,据报道,Win-Hop技术公司在今年春节期间紧急开发生产了全自动医用飞机口罩机,并与振德医疗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了kn95口罩全自动生产线。目前,Wintech的主要业务是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公司还收购了主要从事电子烟业务的斯科尔51%的股权。

外行扎堆产口罩:制成只需0.5秒 消毒却要半个月

例如,以生产耳机等电子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东莞力发爱尔空气体净化系统有限公司1月22日发表声明称:“作为kn95口罩的专业制造商,我们正尽最大努力确保整个平台各渠道销售产品的正常供应,以满足社会需求。”

2月6日,漫步者达到了每日极限。自2月4日以来,漫步者的数量已经连续四天上升。

根据同花顺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在这个概念领域有33家相关企业。从2月3日到2月7日,这一概念板块的指数上涨了34%。

面具的概念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投资渠道。但这背后的原因是各行各业对口罩的巨大需求。

3

面具,一个很难买到

尽管门外汉可能对跨境生产面具有不同的想法,但他们都面临着相同的社会现实:面具供不应求。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立斌表示,中国口罩的日生产能力约为2000万只,目前产能恢复率约为60%。根据国家发改委5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3日,中国口罩日产量已达1480万只,产能利用率为67%。

生产能力尚未恢复到峰值,但口罩的需求不会等到机器启动。

2月7日晚9时,在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17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亚波透露,“2月6日,n95医用口罩当天需要11.9万个,当天缺口为5.68万个。”

疫情的发展使口罩成为全国市场的“紧俏商品”。

目前,广州、长沙等地区开始在网上预订购买口罩。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在线预订后参与面膜购买。但是,在很多地方,即使他们预约了,他们也不能100%买口罩。

例如《时代周刊》记者在广州一家药店的宣传中发现,填写预订信息后,如果成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持身份证和验证码去商店购买。

可以预测,在疫情仍处于复杂时期的一段时间内,对口罩的巨大需求将持续下去。为此,社会各界都在试图“制造”面具。包括从海外购买口罩。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从1月24日至1月30日的7天内,进口了5600多万只口罩,其中2000多万只是1月30日进口的,这对缓解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在疫情依然复杂的情况下,随着许多海外国家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海外国家已经开始做好预防疫情的准备,其中口罩也被视为重要材料。因此,在海外寻找面具可能会变得困难。

此外,口罩本身的生产要求注定要经历一个短缺时期。

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博“龚欣微博”回应中央电视台对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经纬的采访。"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为什么光有面具是不够的?"问题是。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威中》中说,事实上,中国口罩的生产速度仅为0.5秒。为了确保口罩的安全性,标准的分析和消毒过程需要7天到半个月的时间。

《时代周刊》记者发现,一台口罩主体制造机,通常被称为薄膜制造机,可以自动运行在一条生产线上,从原材料输入到成品完成。生产率可达120片/分钟以上。也就是说,0.5秒/片。然而,常规医用口罩在生产后将使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但结果是,面罩上会有环氧乙烷残留物。

外行扎堆产口罩:制成只需0.5秒 消毒却要半个月

环氧乙烷本身是一种致癌物质,其残留物不仅刺激人体呼吸道,而且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残留的环氧乙烷必须通过分析方法释放,达到安全含量标准,并通过测试后才能投放市场。解析过程需要7天到半个月。

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经纬表示:“也就是说,元旦加班生产的那批口罩可能今天才上市!”

口罩生产流程不简单,跨境制造商的口罩生产道路可能不平坦。

4

制作面具并不难,但原材料很难

从面具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它包括三个环节:上游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中游面具制造、下游销售和流通。

目前,跨境企业主要从事中游地区的口罩生产。这一环节需要满足无尘车间、设备、人员和原材料等多种条件。

以生产汽车的SAIC和生产手机的富联为例,汽车厂的涂装车间已经是无尘车间,改造后很快就能满足口罩生产的要求。组装精密电子产品的富联工业,也有无尘车间的基础,可以改造成生产口罩。

另外,从生产设备价格来看,生产n95口罩的一套全自动杯状口罩成型机的市场价格约为30-35万,生产普通医用口罩的一套设备的市场价格约为15-20万。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这并不昂贵。

也许最大的问题在于原材料。

在生产中,原料的需求首先在于熔喷布。

面具的技术内容主要是在“布”上。熔喷布的全称是高熔融指数的医用熔喷非织造布。制造过程非常复杂,这是限制掩模生产速度的原因之一。

首先,原油需要在炼油厂精炼成聚丙烯,然后在化工厂生产聚丙烯颗粒,精炼后得到高熔点聚丙烯纤维,然后熔喷生产无纺布。最后,需要对无纺布进行驻极体处理,使纤维带电,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石化企业具有提炼聚丙烯的优势。

2月6日,中石化在微博上向外界发出声音,寻求相关设备并生产口罩。“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1.我们需要一台面具机。如果你有多余的可用设备,你可以把它转让给我们,我们将协调生产和增加生产的面具。2.我们有熔喷布。如果你缺少这种原材料,我们可以把它运到你家门口。”

外行扎堆产口罩:制成只需0.5秒 消毒却要半个月

中石化在跨境面具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是目前其他跨境人士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相关原材料企业正在逐步恢复工作,以确保面具产业链中的原材料供应。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帮助。

中石化信息办公室透露,截至2月7日中午,中石化已与其合作伙伴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程序。据初步估计,到2月10日,中石化将帮助口罩产能增加13万个/天。到2月29日,新的生产能力将达到60万片/天,到3月10日,新的生产能力将增加到超过100万片/天。

外行扎堆产口罩:制成只需0.5秒 消毒却要半个月

原材料企业也在加紧努力提高产能。

天津TEDA的子公司天津TEDA清洁材料有限公司拥有7条熔喷布生产线,总产能为7000吨/年。据《科技日报》报道,根据疫情发展,TEDA清洁度紧急启动了4条生产线,日生产能力为10吨,可用于生产700万至800万个口罩。

然而,在许多地区仍然封闭的情况下,物流、运输、劳动力等问题将成为困扰这些跨境口罩制造商的另一个问题。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外行扎堆产口罩:制成只需0.5秒 消毒却要半个月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