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4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5月25日电(记者李远,蒋鹏)“COVID-19疫情对外贸企业的打击尤为沉重。如果企业没有订单,连续几个月不生产,货款就无法退回。一旦出现短缺,就很容易维持下去。”全国人大代表黄丽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黄丽晖公司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是一家以生产加工日用陶瓷和卫生陶瓷为主的外贸企业。2019年,生产能力约为3.86亿元,其中出口额为4850万美元,出口业务占近90%。受COVID-19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出口订单下降了近70%。
“但是,从4月份开始,情况逐渐好转,现在我们公司已经全面复工了。随着疫情在许多海外国家逐渐得到控制,出口订单也开始增加。政府的帮助使我们的生产企业更有信心。”
黄丽晖说,潮州市政府出台了金融支持政策,为企业提供防疫和控制疾病的专项信贷;为了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从今年1月到6月,企业可以延期纳税和逃避缴纳社会保障。同时,企业只需支付50%的贷款利息。这些政策措施尽可能保证外贸企业的“连续资金链”。
黄丽晖说,外贸企业应该对未来有信心。外贸企业遇到困难,必须首先积极想办法自救。一方面,他们应该尽可能稳定生产,保持一定数量的产品库存,并保持就业岗位,以防止外贸订单恢复产能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积极加强与海外客户的联系,加大海外营销力度,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订单。
黄丽晖认为,外贸企业应加大和加快创新和研发力度,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他建议,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应尽可能向弹性强、发展快的外贸企业倾斜,同时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合规工具,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风险防范保护,帮助其度过难关。最困难的时期;同时,我希望政府能帮助企业利用好与海外客户沟通的各种知名展览平台,鼓励和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对于有国内需求且适合出口内销的产品,政府可以搭建出口内销平台,帮助企业与国内客户联系;对于适合转型的外贸企业,政府应协助其积极转型;对于不适合转型的外贸企业,应尽可能掌握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外贸企业无法一步到位地拓展国内市场或转型。根据自身特点和国内外市场需求进行产业布局是一项系统工程。疫情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可以迫使企业加强创新和R&D能力。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防止技术失去链条,应该是每个企业不懈的追求。
“度过这个最困难的时期真好。在下半年,我们必须卷起袖子,努力弥补上半年的损失。”黄丽晖对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黄礼辉代表:让外贸企业对未来有信心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1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