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1字,读完约3分钟
在此期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正常的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其中,疫情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近日,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禺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银监会将继续引导银行和保险机构支持直接融资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围绕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包括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货币市场融资,合理降低市场融资成本,适度增加债券投资,做好债券承销工作;引导银行和保险机构满足上市公司合理的融资需求,鼓励利用综合信贷支持生产经营基础良好的上市公司发展空;对于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但前景看好的上市公司,可以合理采取各种市场化的法律手段,帮助其渡过难关。同时,还安排推进金融管理子公司建设,加强机构投资者队伍建设。这些具体措施无疑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信心。
笔者认为,实体经济的影响很容易传导到金融部门,金融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疫情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只能是短暂的,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并没有改变。以消费为例,在春节期间,每个人的消费只会受到形势的影响,消费能力没有改变,市场开放程度也没有改变。一旦疫情结束,积压的消费欲望预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刺激。同时,疫情的演变不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趋势造成很大阻力。近年来,通过实体经济的回归,金融加快了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状况明显改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尤其是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机构,通过规划新的金融发展路径,逐渐跳出了第一条发展曲线,虹吸效应明显。通过大力发展金融技术,金融服务成本大幅下降,经营环境得到优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并购意识增强。因此,稳健而现实的金融机构很难在流行病等突发风险事件中“失足”。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是2003年上半年,但当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11.1%和9.1%,并不比其他季度差。此外,在非典时期,a股受影响较小,整体市场指数上升了19%。换句话说,疫情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疫情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及时采取了政策措施,疫情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将通过结果的不断发布继续减弱。事实上,近期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疫情困难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发放贷款、展期贷款等多种方式提供支持,并组织地方和市级分支机构积极联系涉及防疫设备、药品、物资等关键物资生产、经营、销售和物流的小微企业,以及特殊时期全力以赴的普惠金融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早期行动,快速部署和真正的着陆。以建行广东省分行为例,仅春节期间,全省参与防疫的小微企业“小微快贷”累计支出金额达1189.3万元。
这一次,银监会再次提出支持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出了明确而积极的信号,我相信这将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的预期。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坚定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