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3字,读完约6分钟

最近,关于中国人口是否会出现负增长的话题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最新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报告》第19期。绿皮书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14.42亿的峰值,然后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负增长,到2050年降至13.64亿。

近3年来平均初育年龄推后1岁 专家呼吁构建“生育友好”政策支持体系

所谓的负人口增长意味着每年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长期以来,出生人数一直备受关注。虽然2018年出生人口的最新数据尚未公布,但一些地方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预期数据显示,与2017年相比,出生人口有所下降。

1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理在2019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影响生育问题的因素很多,包括育龄妇女规模、结婚年龄、生育年龄、经济和社会因素等。,这是相对复杂的,委员会一直在不断监测这一点,具体数据将由相关部门在2018年在不久的将来发布。

近3年来平均初育年龄推后1岁 专家呼吁构建“生育友好”政策支持体系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研究学院和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副教授陶陶表示,在过去的三年里,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龄和生育两个孩子的平均年龄已经推迟了一年,这也将对出生人口的规模和生育率水平产生影响。考虑到人们在生育和抚养过程中确实存在住房和就业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关爱家庭的政策支持系统。

近3年来平均初育年龄推后1岁 专家呼吁构建“生育友好”政策支持体系

图片来源:新华社

去年,山东和其他地方的出生人数有所下降。人口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际上,人们普遍认为总生育率为2.1,这是一个国家实现和保持代际更替的基本条件。

所谓总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个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所生子女的平均数量。

从1949年到1969年,中国育龄妇女的总生育率约为6。1980年,总生育率仅为2.31,1996年降至1.8以下。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总生育率一直在1.5至1.6之间。根据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发展统计公报》,在2016年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中国的总生育率在2016年上升到1.7。

近3年来平均初育年龄推后1岁 专家呼吁构建“生育友好”政策支持体系

然而,2017年的这一数据水平尚未在《2017年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发展统计公报》上公布。然而,根据公告中公布的新生婴儿数量,2017年中国新生婴儿数量为1758万,其中两个孩子占50%以上。

与2016年相比,2017年中国新生儿数量减少了88万。2016年,中国新生儿数量为1846万,是自2000年以来新生儿数量最多的一年。

上述绿皮书预测,如果中国的总生育率保持在1.6,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出现,直至2027年。

关于2018年的情况,宋淑丽表示,卫生和卫生委员会一直在持续监测,具体数据将在近期由相关部门发布。

虽然全国数据尚未公布,但一些地方已经陆续公布了预期的人口数据。例如,山东一些城市的预期出生人数大幅下降。

根据青岛市发布的数据,根据育龄妇女结构和群众生育意愿的综合计算,预计2018年青岛市登记人口将达到9万人左右。这一数字比2017年登记的115,700人低22.2%。

2018年1月至11月,青岛市共登记出生81112人,同比下降21737人,下降21.1%。其中一个孩子出生了8.8%;两个孩子的出生率下降了29.0%。

聊城也有类似的情况。2018年1月至11月,全市共报告出生人口64753人,其中40782人有两个孩子,占出生人口总数的62.98%,下降35.83%。与2016年和2017年相比,出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或机构预测了2018年全国的生育状况。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预测,2018年出生人口将在1500万至1600万之间,比2017年减少100多万。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发布的《2019年中国生育报告》甚至预测,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可能会低于1500万左右。

经济和社会政策需要为生育政策提供支持。对于2018年的出生人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研究学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副教授陶陶在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的出生人口需要更长时间的客观看待。

首先,出生人口的规模将受到育龄妇女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陶陶表示,中国15-49岁育龄妇女规模在2011年达到峰值,此后一直在下降,相应的出生人口也进入了下降通道。从结构上看,育龄妇女的平均年龄正在上升。根据2015年的数据,超过一半的育龄妇女超过40岁,这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近3年来平均初育年龄推后1岁 专家呼吁构建“生育友好”政策支持体系

数据显示,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了400万,20-29岁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了近600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女性的初婚和初育年龄也呈现出持续推迟的趋势。陶陶表示,2017年,全国已婚人数约为1063万,同比下降7%。在过去三年中,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龄和生育两个孩子的平均年龄推迟了一年,这也将对出生人口规模和生育水平产生影响。

近3年来平均初育年龄推后1岁 专家呼吁构建“生育友好”政策支持体系

自2000年以来,每年出生人口在1500万至1800万之间波动。最近,由于政策调整的因素,以及龙年、羊年等生肖选择的影响,波动也越来越大。陶陶说。

在中国生育形势发生新变化的情况下,陶陶表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人口监测。城市化的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婚育的推迟等。,所有因素都会对生育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她们成为生育的主体,生育观念和生育意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因此,今后进一步加强人口监测,进一步掌握人口的生育模式和规律十分重要。

近3年来平均初育年龄推后1岁 专家呼吁构建“生育友好”政策支持体系

除了上述变化,还有一些情况值得注意。陶陶说,许多调查发现,人们在生育和抚养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担忧,他们对支持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呼声很高,这主要体现在住房、就业、妇女劳动保护、税收、产假、婴儿护理等方面,他们都有一些政策预期,也是与生育相关的政策。有必要建立一个关爱家庭的政策支持系统,帮助更多的家庭解决生育和抚养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近3年来平均初育年龄推后1岁 专家呼吁构建“生育友好”政策支持体系

对此,宋树理表示,这两年二胎的出生率比《永远保持》高50%左右,也就是说二胎政策的积极意义在不断释放。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监测和研究。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相关工作也纳入了2019年卫生委重点卫生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胡表示,今年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健康老龄化,深化生育政策研究,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分析。促进婴儿护理服务的发展。制定规划,积极探索老年综合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近3年来平均初育年龄推后1岁 专家呼吁构建“生育友好”政策支持体系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