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9字,读完约3分钟
5月16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召开月度数据分析会议。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4月份国内疫情防控态势继续巩固,复工后生产场地恢复良好,继续扎实推进。国内需求回升,基础产业得到大力支持,市场预期总体稳定,各种新动能逆势增长,经济活动得到改善。自3月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复苏和改善的势头。但是,从细分指标来看,中国宏观经济远未摆脱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地区的风险非常突出。报告建议,今后要加大覆盖企业的力度,促进内外平衡,加强政策协调,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cmf主要成员王孝松代表研究小组发布了这份报告。
王孝松表示,昨日发布的4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显示,恢复工作和生产带来了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显示工业生产同比增速由下降转为上升,大多数行业、产品和地区的增速由负转正。企业复业和市场进程加快,居民生活秩序稳定有序恢复。特别是在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推动下,市场销售进一步改善,新兴消费势头良好,市场活动增强。与此同时,新开工建设和投资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投资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此外,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率、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增长率以及今年房企资金到位的增长率来看,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仍在下降,但下降幅度正在缩小。
王孝松还指出,一些地区的风险仍然突出。例如,私人投资的信心需要进一步恢复;尽管4月份出口增长超出预期,但疫情引发的世界市场需求疲软将对中国未来的出口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各地区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来看,过去外贸依存度较高的省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较低。因此,“稳定外贸”成为“稳定增长”的关键。
王孝松认为,中国具有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现实基础,建议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企业覆盖力度,促进内外平衡,加强政策协调,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强化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企业覆盖力度,建立差异化金融救助体系,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领域的R&D补贴,以“保险优惠”形式支持企业。
二是促进内外平衡,实现协调发展。在外需疲软、外贸困难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坚持内外兼顾的大原则,不放弃外部市场,保持全球价值链的健康发展;在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重视传统市场;创新贸易目标、贸易方式和物流方式;同时,我们将通过直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和规范“非正规就业”、发展新的公共项目和加强民生保障来扩大内需。
第三,搞好“新基础设施”。在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市场和行业规律,避免把它作为短期刺激工具。
此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各省之间的政策协同,提高政策的发布和运用效率。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CMF:宏观政策需加大对企业兜底力度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1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