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3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最新保险成绩单,2018年保险业原始保费收入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6万亿元,实现正增长0.85%。

值得注意的是,九家“银行”寿险公司中有一半以上仍无法摆脱负增长局面。由于银行保险渠道的收入太重,如何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成为“银行”寿险公司的当务之急。

1

几滴幸福的眼泪

据《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介绍,2018年9家“银行”寿险公司的业绩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其中,四家公司的原始保费收入同比正增长,五家公司的原始保费收入同比下降。

具体而言,中国邮政寿险2018年保费收入576.58亿元,同比增长40%,在91家寿险公司中排名第11位,比2017年上升3位。

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原保费收入150.62亿元,同比增长17.5%;光大人寿2018年保费收入103.44亿元,同比增长46.1%;中荷寿险2018年原始保费收入为46.94亿元,同比增长16.7%。

相反,工行安盛人寿、建行人寿、农行人寿、交通银行康联人寿和中行三星人寿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工银安盛人寿2018年保费收入336.81亿元,同比下降15.1%;建行寿险原始保费收入249.07亿元,同比下降15.7%;农行寿险原始保费收入176.38亿元,同比下降26%;交通银行康联人寿保险原保费收入80.18亿元,同比下降38.9%;中国银行三星人寿保险原保费收入28.66亿元,同比下降26%。

银行系寿险公司难“断奶” 超半数原保费收入下滑

2

程也是代销的,而大败也是代销的?

我不得不承认,曾经被保险公司严重依赖的银行保险渠道已经不复存在,而依靠银行大树的“银行部”寿险公司也越来越明显。

根据年度保险数据,除中国银行三星人寿和中荷人寿外,其他7家银行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然而,银行销售的股东保费收入比例占“银行”寿险公司规模保费的50%以上,中国邮政寿险和交通银行康联寿险的比例甚至超过90%。

根据中国邮政人寿保险与最大股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政储蓄银行”)签订的《保险兼业代理协议(产品协议)》的附属协议,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邮政人寿保险与邮政储蓄银行的关联交易金额已达574.7亿元,占2018年576.63亿元规模保费的99.67%。

银行系寿险公司难“断奶” 超半数原保费收入下滑

此外,交通银行康联人寿发布的关联交易公告还显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交通银行康联人寿的保费为113.53亿元,占2018年115.44亿元保费规模的98.3%。

根据CIGNA人寿的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公司保险业务和保险代理业务的关联交易累计金额约为118亿元,占2018年151.5亿元规模保费的77.89%。

此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了《国际金融新闻》的记者,称“银行”保险公司在银行保险渠道本身比普通保险公司有着内在的优势。在获得保险许可证之前,银行有一个保险代理渠道,在佣金的基础上销售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为了利益,实力雄厚的银行会将自己的保险公司产品投放到自己的银行保险渠道,通过参与保险公司进行销售。当客户选择银行保险渠道保险产品时,出于对银行的信任,他们自然会更喜欢“银行部”。

银行系寿险公司难“断奶” 超半数原保费收入下滑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银行保险渠道普遍偏好销售流程简单、省时的短期理财保险产品。但是,随着银监会对中短期保险业务的严格监管,作为短期理财保险产品的销售基地,银行保险渠道已经收缩,主要通过股东银行销售保险的“银行”保险公司也受到了影响。

银行系寿险公司难“断奶” 超半数原保费收入下滑

他们认为,“银行”寿险公司的当务之急是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拓展销售渠道,始终坚持“保险即保险”的定位,以缓解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银行系寿险公司难“断奶” 超半数原保费收入下滑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