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银川1月11日电:调整蔬菜种植结构,让移民过上“好年景”
新华社记者艾、、谢
一部电影,两季。和顺新村的村民袁执斌在草莓大棚外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但大棚里春意盎然,绿叶下的果实红润饱满。袁执斌弯下腰看着草莓的生长,并顺手把水果削薄。他知道,如果他长得好,他就能卖得好,当这个棚子里的草莓卖得好的时候,他就能有一个“好年景”。
和顺新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田亮镇,是典型的生态移民村。自2011年以来,该村已有3000多人从“苦难而贫瘠”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迁出。
为了使移民“能够流动、安全、致富”,银川市政府在鼓励移民外出工作的同时,为每个家庭提供了一个占地两亩的温室,引导移民种植温室蔬菜,其中番茄和甜瓜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品种。
“今年,农民种了大量的西红柿。当英镑最高时,他们可以卖出4元以上,但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良好的市场不是常态。”和顺新村党支部书记秦永瑞说。
据了解,近两年来,和顺新村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尝试种植蘑菇、葡萄、芹菜、草莓、盆栽蔬菜等一批新品种,并通过成立合作社、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全力打造城市“后花园”和“菜篮子”。
“让农民种什么不是决定于一记耳光。我们首先鼓励党员富起来,领导先试种,然后引导普通农民在种植技术和市场比较成熟之后再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的损失。”和顺新村第一书记马福凯说。
袁执斌是一名老党员。这是他种植草莓的第二年。在此之前,他连续种了五年西红柿,每年节省了1.5万元,增加了收入,但种植草莓的第一年是“投资5000元,收入2000元”。
袁执斌分析了第一次种植失败的原因,跟随村委会到北京等地学习,并与山东草莓种植专家建立了“网上”联系。这次他和他的草莓终于迎来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草莓上个月上市,网上和网下售价约为1万元。今年的市场很好,如果经营得好,应该能卖出4万元以上。”袁执斌说,他的草莓不仅上了网上的“特快列车”,还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创造了“草莓语言”的品牌。
“网络不通”是目前农村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打破和顺新村农民面临的信息“壁垒”,秦永瑞和马福凯牵头创建了“和顺大喇叭”微信官方服务账户,嵌入“和顺新村农产品市场部”、“宁夏川上鲜菜篮子”等电子商务平台,在线推广销售村内生产的农产品。
2017年,和顺新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为9600元,是他们刚搬到这里时的三倍,2018年这个数字将超过1万元。
马福凯说,移民村的土地有限,数量上难以突破。如果村民想不断增加收入,他们只能从质量上努力。该村不断创新和探索,种植蘑菇、草莓和盆栽蔬菜等市场价值较高、收入较好的农产品,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洋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调整蔬菜种植结构让移民过上“和顺年”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