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3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一年的临近,银行票据业务“走到了尽头”。
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产负债表》,2018年11月企业票据融资金额较当年1月增加1.52万亿元,增幅为38.78%。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2018年12月份票据承兑和贴现金额分别为2.15万亿元和1.22万亿元,分别比11月份增长了27.08%和19.76%,呈现出开票和贴现“双踢尾”的现象。
一位主要从事银行票据流通业务的负责人也向《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证实:“目前公司的收票和售票业务确实有快速增长的趋势,最近一个季度肯定比上一个季度有所提高,预计增幅为15%。”
1
为什么票据业务在飙升
对于票据业务中的“跳尾”现象,有人说,“银行票据作为一种中短期融资工具一直存在,是继贷款融资和信贷融资之后的第三种融资形式。目前,大部分银行不愿放贷,缺乏资金的企业可能会利用这种形式补充融资。”
银行业高级经理王杰(化名)认为,银行票据业务的兴起主要与年底的银行评估有关。
王杰进一步分析了《国际金融新闻》的记者,“目前,大多数银行由于内部政策原因普遍不愿放贷,甚至大多数银行仍在积极吸收存款。但是,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是不同的。企业申请银行承兑汇票时,需要提前支付一定比例的存款,或者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中提前存入一笔款项,这样银行既可以增加存款,又可以完成贷款。也有可能赚取手续费,而银行自然是活跃的。”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能够办理这项业务的企业大多是基础好、实力强、能在银行获得较好信用的大中型企业。他们不是急需资金周转的小企业。从融资层面来看,相关企业的动机可能有限。”王杰说。
太平洋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孙立金从微观角度进行了分析。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经济低迷导致企业的议价能力集中在付款人和大企业身上。这些企业有动机从财务和其他因素出发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从而拖延付款时间。”
2
代表…存款明智吗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账户经理表示:“银行票据业务比贷款业务审批周期更方便、更快捷。”
记者了解到,企业获取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购销业务中获取的商业汇票;另一种是企业从银行融资获得的商业票据。
其中,第二种是银行向企业授信的融资业务,付款人(被授信企业)签发对外支付票,商业汇票由授信银行承兑。然而,由于银行有义务为票据提供担保,因此它们对开票单位有一定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将被要求存入相当于票据金额的保证金,直到票据到期。一些企业向银行存入票据金额几十%的保证金,但银行必须向企业提供银行承兑汇票的信贷,并在信贷额度内使用信贷额度。没有银行信贷,他们没有资格发行银行承兑汇票。
最近,记者注意到金融界有些人说,他们可以帮助企业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之前先存款。
那么,对于那些付不起定金但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福音”吗?
随后,《国际金融新闻》的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咨询了该人士,称“代表保证金行业,一般企业每天要支付千分之二,即1000万元每天要支付2万元。”
王杰说:“企业年末应付账款有所上升,存在一定的财务压力。但是,签发银行汇票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直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而是可以向收款企业交付银行承兑汇票,从而延迟付款。这只是在短期内缓解企业一定的财务压力,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企业发行票据也有成本。”
对此,荣360分析师也对《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表示,“银行票据业务可以缓解企业的短期财务压力,但并不能从实质上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年关将至 开票、贴现双“翘尾”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