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成都2月2日电:高铁时代的“慢车”春节

新华社记者江毅、王建、张斌

如今,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中国仍有81列绿色皮火车。穿越难以被高速铁路和汽车覆盖的偏远山区的铁路,给沿线人民带来了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为国家进步的希望。

偏远山区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下午9点,6272次列车抵达小兴安岭最高峰武夷山时,窗外的气温超过零下30摄氏度。46岁的锅炉工人田志(音译)用一把小铲子铲煤,挖出下面的炉渣。为了保持车内温度,让乘客有热水喝,老田一直无法休息:“锅炉一刻也不能停,否则乘客会太冷。”

高铁时代“慢火车”春运见闻

对于小兴安岭深山里的100多万林业工人来说,已经行驶了40多年的“慢车”是他们上山的首选。56岁的林场职工张文涛说:“火车在冬天肯定更安全。全程票价只有25.5元。这辆车叫做‘我们的车’。”

在遥远的四川省大凉山,从普雄到攀枝花有5633辆“慢车”。天亮前,易背着人三三两两地上了火车。火车驶出两三个车站后,车厢互相推挤,车厢间堆满了大包小包的货物。

54岁的易货乌莎(音译)已经坐了20多年的火车:“对于沿途的彝族人来说,如果没有这种慢车,我们根本就活不下去。许多年来,彝族人依靠它来办婚礼、办丧事、上学、外出和做生意。”

列车售票员裴波告诉记者:“这种慢车已经行驶了近半个世纪,全长353公里,票价从2元到25.5元不等。列车长期满员,每天约有1500名乘客,其中95%是彝族人。”

市场搬进了火车车厢

通过8361列车穿过秦巴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绿色车身上的“农村集市”字样格外醒目。这个“集市”的一边是篮子和大型物品的储藏区,另一边是农产品区,抛光的不锈钢台面很厚。市场两端都有信息板,乘客如果需要买卖,可以免费留言。

高铁时代“慢火车”春运见闻

住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李家河村的田上了车,直接去“集市”打开装着大豆、小麦、花生和核桃的蛇皮袋。乘客们立刻走上前来询问价格。“我今天肯定能卖很多。如果车卖完了,你就不用去市场了。”老田高兴地说。

中铁Xi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主任王健林表示,这列117公里的列车已连续14年向普通乘客开放,票价最低为1元,全程7.5元,沿线山区人民亲切地称之为“快乐国度”。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消费来帮助穷人。今后,我们将尝试在车站大厅等地方张贴沿线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帮助沿线村民摆脱贫困,借助列车的大客流建设小康社会。”汉中仓库党委副书记明路说。

铁轨发出国家进步的声音

大梁山解放后,它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跨越了一千年。“慢车”穿越大凉山腹地,给沿线的彝族带来了观念的转变。

当记者看到阿牛吴霞,一个来自凉山州喜德县的15岁女孩,在车里,她戴着耳机,用手机学习英语。"重庆火锅很好吃,将来我想去重庆大学."当我听到记者的提问时,小女孩天真地说:“家里的三个姐妹都在上学。每个人都有自己想上的大学。爸爸妈妈在上海建筑工地工作,支持我们学习。”

高铁时代“慢火车”春运见闻

Jikewa已经在铁路旁的土坯房里住了20年,今年3月将搬进一个60平方米的新安置所。与记者两年前的采访相比,吉克瓦的家又多养了四头猪,他的儿子今年将从中专毕业。

“就是靠着门前的铁路,我父亲才能赚钱送我们的兄弟姐妹去读书。我们比上一代人有更好的机会。”幼儿园代课老师的女儿纪可·阿西娅说。

“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5633次列车停靠的查玛特达站站长王志刚激动地说:“过去,彝族人几乎不让女孩子上学。如今,铁路沿线的每一个家庭都在争相送洋娃娃去这个慢车上更好的地方学习。随着扶贫工作的加快,酒后驾车、打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

高铁时代“慢火车”春运见闻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吴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高铁时代“慢火车”春运见闻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