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杭州5月2日电(记者段晶晶、冯媛)改编自日本最古老故事《竹海故事》的动画片《叶晖记》,实际上是根据《韩曙》中记载的“斑竹姑娘”改编的;《灰姑娘》改编自格林童话,最初的灵感来自唐朝的笔记本小说《酉阳杂瓦》...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民间故事中,有许多故事原型,经过创作和加工,已经成为西方动画中的经典形象。
在第15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大禹治水”、“龚宇移山”、“八仙过海”、“百鸟拜凤”……这些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跃上动画银幕,将成为未来中国动画的一批新的“经典形象”。
这是继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画工程”后,第一批具有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风格的动画作品。其中,精卫围垦的人物和动物造型取自《山海经》,画面宏伟;《百鸟归凤》采用中国水墨画风格,造型清新可爱;《龚宇一山》的灵感来源于《千里河山》,音乐融合了豫剧的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平衡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如何用国际通用的“话语系统”讲述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这些动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特征。大禹治水,龚宇移山,夸父晒太阳,精卫填海,都在诉说着与自然抗争的故事。
这种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能否在国际舞台上被理解和接受,上海董璇通信有限公司动画影视事业部总监何宇表示,该片创意总监马克在收风中“水土不服”。”他一直纠结,面对群山,为什么人不能绕道,为什么人不能动,直到他来到体现了当代龚宇精神的红旗渠,他明白,他分不清中国的神话与西方的神话体系。在中国的神话,当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会选择战斗。”
作者们普遍认为,在他们的作品中寻求一种更加普遍和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何宇说,所谓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不是简单的借用,而是机械地从中学习。“我们的经验是,不同文化碰撞产生的火花是最有价值的。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找到共鸣或创造的起点。”
《大禹治水》的编剧柯南认为,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中有很多元素可以引起国际共鸣,在动画制作中应该加以提炼。例如,《大禹治水》中的梦、爱、英雄等元素是可以提炼的共同元素。"有了这些共同的要素,就更容易实现国际交流."
爱奇艺副总裁杨表示,创作者应该回到自己的文化之母身边,用人类共同的精神找到世界的故事原型,用世界通用的语言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告诉观众。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经典形象将走向世界,大放异彩。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民间故事走出去,此次出现的许多动画作品都已经制作成国际版,《大禹治水》也率先与美国尼克儿童频道签约,并于今年与海外观众见面。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黄伟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中国民间故事集体亮相助力中国动漫“走出去”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