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4字,读完约4分钟
未来理想的人文城市是什么?
在6月2日举行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9年年会上,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关键词,如“方便”、“健康”和“质量”,从根本上说就是“以人为本”。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所说,真正的理想城市不仅有利于人们的理想生活,也有利于人们创造理想生活。
核心在于人。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城市人口从1.7亿增加到8.3亿,城市化率从17.9%迅速上升到59.58%,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7个,建制镇数量增加了约10倍...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许多问题
其中,城市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千个城市,一千个城镇,同一个工人”的困境尤为明显。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将关注人文城市建设纳入其中。作为中央政府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这份重要文件明确提出,推进新城建设应涵盖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现在,当规划期即将结束,人文城市建设将何去何从?未来建设一个理想的人文城市需要克服哪些问题?
经济“智能增长”
文化城市仍然离不开经济行为,关键是应该发展什么样的经济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表示,一个理想的城市必须以文化为出发点,以文化为最终使命。因此,“城市文化公园的建设必须升级,不能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施有赖于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变。现在是反思过去城市化发展历史、展望未来城市化发展理想愿景的好节点。”张晓明说,中国正处于一个重大的城市化转型时期,文化发展的逻辑应该是“从硬增长到软增长,再到智能增长”。
他指出,从1949年到世纪之交,中国的城市化基本上属于“硬增长”,以工业发展为需求,不考虑文化建设。“特别是在空的城市布局中,没有考虑文化布局,只考虑效率。”
进入新世纪后,城市化进入了一个“硬”与“软”叠加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主要依赖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嵌入在城市化‘硬增长’过程中的文化产业,在城市化扩张期间分享房地产红利,并借此机会实现自身的制度转型和原始积累。”张晓明说道。
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当“硬增长”力量消失时,文创公园陷入瓶颈,空中心主义普遍出现,进入大规模洗牌的新阶段。张晓明直言,文化创意园区必须从载体模式向主体模式转变,文化园区和城市发展的价值应该重建。
质量是关键
除了经济,一个人文城市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认为,地方质量是推动未来城市建设的关键。他在讲话中指出,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是由生产驱动的,而规划和建设是一个多产的城市,相对忽视生活。今后,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促进转型。
如何转变?杨认为,目前许多城市概念很容易援引纯粹的技术主义或生态主义,并有意无意地忽视人们的需求。今后,必须以人为本,提高地方质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谢丽忠表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原则应该是方便居民生活。“每天早上,成千上万的人像潮水一样涌入城市,下班后,他们像潮水一样退场。这种“睡眠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说,有多少空房适合城市功能区划值得研究。
谢丽忠认为,人文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促进社会流动、社会互动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团结。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为居民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正如倪鹏飞所说,一个真正理想的城市,应该是一个经济富裕、身心愉快、精神自由、情操高尚、发展雄心勃勃、充满潜力的城市。
编辑朱昱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理想人文城市是什么模样?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