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03字,读完约7分钟

摘要

1.银行自然喜欢杠杆,并在2016年前大举扩张。在一定利差的条件下,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扩大资产负债规模,因此银行自然是偏好规模扩张和杠杆的行业。2016年之前,金融监管相对宽松,中小银行扩张规模的冲动很强,但也积累了一定的风险。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2.金融监管收紧,小银行的扩张受到限制。2016年下半年后,政策重点逐步转向风险防范,金融监管全面收紧。小型银行的规模增长率从30%左右的高位下降到10%以下,而中型银行的规模增长率从近20%下降到8%以下。

3.保持警惕但不要恐慌,金融供应和改革将会继续。尽管去年以来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贸易问题加剧,但从总体上看,金融监管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大幅度放松,因为弱刺激和强改革仍是政策的基调,金融供给侧改革仍在继续推进。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在过去快速扩张、经济增长缓慢和持续监管的背景下,宝商银行可能不是最后一家出现问题的中小银行,但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刚刚交换的“信念”逐渐被打破,未来的投融资行为将变得更加理性。

银行自然喜欢杠杆,并在2016年前大举扩张

银行自然更喜欢杠杆和规模扩张。理论上,银行通过负债方吸收存款或发行债券,这相当于向他人借钱并支付利息;通过资产方发行贷款或购买债券相当于向他人借钱并收取利息。

银行主要赚取资产方和负债方利率之间的差额。在一定利差的情况下,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扩大资产负债规模。因此,银行自然更喜欢规模扩张和杠杆。事实上,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是如此。

银行监管的核心主要是监管银行的规模扩张速度和杠杆率。例如,资本充足率的分子是资本,分母是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的实质是杠杆率,监管资本充足率就是监管银行的杠杆率水平。

2016年之前,金融监管相对宽松,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冲动非常强烈。传统银行将受到分行数量的限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为了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小银行通过回购、同业存单、同业理财等金融负债获取资金。

同时,本行资产方通过购买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间接投资于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用债券和非标准资产。在这种模式下,中小银行的规模迅速扩大。例如,2014年至2016年,中国小型银行总资产年化增长率高达25.5%,而中型银行的年化增长率为18.4%,远高于大型银行。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虽然规模在短时间内大幅扩大,但中小银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是银行自然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在急剧扩张的过程中,这两种风险明显放大。一方面,当时负债方中小银行发行的理财和同业存单期限基本在半年以内,最长期限为三个月,而资产方非标准投资和信用债券期限很长。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期限利差可以通过期限错配获得,但期限错配越严重,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就越高。一旦债务方不稳定,资产方也将面临被抛售的压力,投资资产的变现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大量资金迂回进入泡沫领域,也加大了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激进银行将投资更多的中低等级信用债券和非标准资产,其中大部分将投向房地产、城市投资等领域,放大整体经济泡沫和债务风险。

特别是近几年来,银行为了逃避监管,通过经纪人、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加大投资,导致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迅速扩大。但是,金融监管相对有限,机构间责任不明确,这就滋生了一定的风险。

金融监管收紧,小银行的扩张受到限制

2016年下半年后,政策重点逐步转向风险防范,金融监管全面收紧。例如,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全年,银行间资金的利率大幅提高,显著增加了金融机构期限错配的成本,抑制了金融机构利用空头头寸增加杠杆的冲动。此后,央行先后将表外财务管理纳入一般信用评估,将同业存单纳入mpa评估,以限制银行从负债方过度扩张。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对非标准渠道的监管政策也相继出台,从资产层面限制了银行扩张的渠道,从而解决了银行绕过非银行渠道逃避监管的问题。2017年开始酝酿并于2018年实施的新《资产管理条例》对突破汇率、期限匹配、资金池管理、多层次嵌套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全面统一了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标准。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中小银行的增长率明显下降。2016年后,小型银行的规模增长率从30%左右的高位持续下降至10%以下,而中型银行的规模增长率从近20%下降至8%以下。

从债务方面来看,金融负债增速放缓是主要拖累因素。例如,小银行的银行间存款证和金融债券发行股票的同比增长率从上一年翻了一番,达到每年不到20%,中型银行的同比增长率也大幅下降。与此同时,表外财务管理增速大幅放缓,银行间财务管理规模从最高的6万亿缩减至目前的不足1万亿。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从资产方面来看,该行的外包和渠道投资业务也大幅缩水。在过去两年左右的时间里,银行业对其他银行的债权规模缩水超过2万亿元,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缩水超过1万亿元,衡量银行对银行间理财和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的股权和其他投资缩水近3万亿元。这表明,金融体系的内部杠杆在不断地去杠杆化,一些业务,如银行、银行和非银行业务,在过去没有受到监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监管,在本轮监管收紧后确实发生了变化。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保持警惕但不要恐慌,金融供应和改革将会继续

尽管去年以来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贸易问题加剧,但金融监管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大幅度放松。例如,新的资产管理条例仍按计划执行,监督的总方向没有改变。自去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实施反周期政策,但从结构上看,社会融资增长主要来自银行信贷和标准债券发行的增加,非标准融资仍处于监管状态。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这是因为弱刺激和强改革仍然是政策的主要基调。从内部来看,各城市房地产价格已飙升至高位,居民杠杆率偏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突出,进一步刺激力度有限。继续改革开放是激发经济增长活力的关键。从外部来看,推进改革开放也将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和缓解压力。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由于不会有大的水释放,风险仍然可以预防,金融监管将进一步促进。整顿金融混乱、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仍是长期方向,也是金融供给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衡稳定增长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准确有效应对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坚决防范和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仍然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涵。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在过去快速扩张、但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监管持续的背景下,承包商银行可能不是最后一家出现问题的中小银行,一些早期扩张过快、风险管理薄弱的银行可能仍存在问题。

但是我们不需要太悲观。一家面包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个别处理方法被广泛推广的可能性很低。另一方面,监督的目的是教育和矫正。如果监管过紧,会导致恐慌,甚至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这可能不是监管者所希望看到的。

从长远来看,新的资产管理法规的推行和金融监管的连续性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公司债券、资产管理产品甚至银行存款部分违约后,新赎回的“信念”逐渐被打破,未来的投融资行为将变得更加理性。

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风险警告:贸易问题;经济衰退;汇率风险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梁中华:打破刚兑 会否从小银行开始?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