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09字,读完约6分钟

??传奇的谢幕,哀悼的挽歌;坏消息突然传来,长长的歌声响起。

??石坚的志向高远,他的一生是企业家精神和尊严的体现。

??朱主任,一路走好!

??作者|王石

本文是《楚石坚传》的序言

在《楚辞·石坚传》出版之前,作者周华送来了一份40万字的手稿,并请我为其作序。夜不能寐...

20世纪90年代,我从媒体上得知了褚局长的名字,在他的带领下,玉溪卷烟厂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成为了第一个与三吴、万宝路等国外卷烟并驾齐驱的国内品牌。当万科年收入只有20亿元的时候,他的工厂已经赚了300亿元的利润和税收。虽然我不抽烟,但我很钦佩这个奇怪的商人。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03年夏天。那天,他穿着t恤,深色皮肤,戴着宽边太阳镜,就像一个退休的督察。他站得笔直,不像一个将近76岁的老人,更不用说经历了人生中如此巨大的挫折。当时,他刚刚承包了2000多英亩的橘子园,树苗也刚刚种下。我问他什么时候能结果,他说是四年后。当时,我很震惊:四年后,我80岁了。如果我是你,在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打击下,我还会像他一样坚强和豁达吗?我不禁在心里佩服他。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当我再次见到他时,哀牢山被黄澄澄的糖橙覆盖着。凭借“互联网+”的力量,他晚年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和“励志橘子”一起被送到了全国各地。记得那一边,他似乎有更多的白发,他的腿和脚不像几年前那么灵活,但他的声音仍然响亮,他的腰仍然直。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2014年11月,我第三次拜访了朱主任。在奥兰治庄园,我们和一些来这里分享甜橙的企业家坐在一起,讨论如何发扬朱主任的经营之道。席间,朱主任兴奋地告诉我,现在取得这些成绩是不够的,他一生应该把桔园从2400亩增加到13000亩。这是一位将近87岁的老人!听了他的话,同行业的企业家都陷入了沉思...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随着与他接触的增多,有一个问题长期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除了短期的海外访问,褚局长基本上从未去过玉溪,这与普通企业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推广方式是不一致的。除了个人才能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促成了楚导演的创业精神?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了解楚导演不能脱离对云南的了解。云南商人是中国商业帮派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早在先秦时期,以“千里栈道”为标志的“吴池路”就把西南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在了一起;明清时期,云南人冶炼的铜、铝、锌支持了全国的货币流通;20世纪初,云南出现了蒙自、鹤庆、西州、腾冲四大商帮,勤劳的商队成为云南商人的象征;王驰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一个三代同品获得朝廷封号的人,成为云南商人中的佼佼者。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20世纪初,滇越铁路的建成,将东南亚法国殖民地的技术、文化和制度带到了云南。目前,云南已成为云南白药这样的优秀企业,拥有世界领先的国宝秘方。记得参观完云南白药生产线后,作为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我情不自禁地打开产品包装,免费宣传云南白药。云南还生产了“坚果皇后”陈,并引进了澳大利亚最先进的种植技术。产量直接影响国际市场...在这片孕育着云南商业文化的土地上,有另一位厂长褚是顺理成章的。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然而,厂长褚与历史上的云南商人有很大的不同。最终,云南商人王驰的商业成功需要国家的封爵来肯定,而上层商业是官商,并没有跳出胡雪岩、盛宣怀等“官商”的范式。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朱导演重新站了起来,仍然选择了通过经商来证明自己。他对自己的最终定位是一个现代商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官商”。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一个人生来不是要被打败的。你可以尽可能地摧毁他,但你不能打败他。”褚导演今年(2015)88岁,与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一起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反右”、“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生活更加屈辱。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愤怒的跳跃是悲惨的,但有原则的忍耐更有价值。抗日战争时期对航运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商人卢作孚,解放后服安眠药后死亡。卢为什么自杀?可以说,他经历了抗日战争,不怕敌人的子弹。他还会害怕什么?事实是:敌人的枪再厉害,也伤不了自己的身体,自己人的道理是薄弱的,但每一句话都是切中要害的,鲁的人生原则是被现实压得粉碎的。他的原则根植于当下,他宁死也不保证当下的尊严,所以他走向了悲剧。但是,朱导演的尊严是着眼于未来的,如果他活着,他就有机会与命运抗争到底。当然,这种隐忍并不是徐福贵一生的无奈,他在小说《活着》中说“宁死不屈”。回顾朱导在逆境中的挣扎,他设法活得有尊严。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1958年,他被列为“右派”,摘下“右派”帽子挂在墙上,准备运动时再戴上。至于对时代的错误评价,他心里难免会有波澜,但他不怕浮云遮住眼睛,所以他应该做好。40年后,他进了监狱,他的家人遭受了挫折。然而,他没有崩溃,而是迅速东山再起,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底线和企业家的尊严。这种尊严源于“忠诚的妻子”的坚定信念;源于“不畏未来,不思过去”的生活态度;映在一向直着腰的厂长楚身上。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冷酷不一定是英雄。最幸福的人是能在自己的家庭中找到安宁的人。在第二次拜访他时,朱主任曾经说过,他迄今为止最大的成就是找到了和他在一起将近60年的妻子马静芬。马女士是昆明著名的银行家,当过兵,当过老师。她见过这个世界,但没有被宠坏。当楚导演的命运像一艘在政治风暴中颠簸的小船时,她总是站在她的身边。在与她们两人的接触中,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贤惠和现代女性的独立与自强。她很独立,愿意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并且会和楚导演争论,但争论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她一直试图协调彼此的关系,而友谊是最长的表白。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10年间,朱主任创造了他的个人品牌“朱橙”,焦虑的中国企业家从他晚年的崛起中看到了希望。这种希望是企业家尊严的源泉:工艺、独立人格、持续创新和对社会的贡献。当周华的书在付梓的时候,我希望它能起到吸引更多的学者和商学院来梳理云南企业家的经营之道的作用。这个群体有着丰富的历史,他们传承家族企业的实践值得持续关注;他们的特点与中原企业家不同,值得我们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家学习。

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褚导演身上体现的企业家精神和尊严不仅属于云南,也属于中国。(结束)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王石:为《褚时健传》序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