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9字,读完约2分钟

中央电视台新闻(新闻联播):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许多90后和90后加入了战争和疫病的第一线,显示出他们年轻的力量。

在病房外踮着脚查看里面情况的护士叫郑琼。我最近刚刚在武汉度过了我的24岁生日。因为她个子不高,她总是踮起脚尖在门口预先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

郑琼已经在前线战斗了38天。在重症监护室,她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呼吸循环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患者俯卧位通气等护理。郑琼在专业护理和生活护理两方面谈笑风生,病房里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在治疗的第一线,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照顾着每一个病人,而在社区防控的另一线,年轻一代不怕辛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俞汉明是空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的学生,社区居民称他为俞大师。他今年才20岁。由于大多数社区居民从未见过他,他们只知道他是一名志愿者,可以帮助购买蔬菜。因此,20岁的小余成了当地居民所说的余师傅。

在大门口值勤,买菜跑腿,在家送药,小宇说,近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

在社区服务中,年轻一代不仅有热情和力量,而且有思想和创造力,这使得日常服务工作既有温度又有速度。上午11点,90后志愿者戴在武汉长清花园11区忙着查看居民的手机号码和订单号。今天(3月15日),300户家庭需要采集蔬菜进行集体采购,但现场总是秩序井然,只有几个人在排队。

【新闻特写】战“疫”中的青春之歌

戴口中的机器人是他们志愿者团队开发的自动呼叫小程序。在订单到达之前,居民们要么聚在一起收拾残局,要么在微信群中看不到通知,志愿者们不得不挨家挨户打电话。细心的戴薛平找到了毛宇翔,团队中的一名it工程师。他们的团队还开发了智能语音呼叫,帮助志愿者更快地分拣货物,减少居民的等待时间。

【新闻特写】战“疫”中的青春之歌

自疫情爆发以来,武汉长江大桥每天都亮着“加油武汉,中国必胜,向抗疫英雄致敬”的标语,这背后是一个90后员工默默的责任。

每天,文瑞都会去桥上维修设备,以确保灯光准时完全照在长江上。他已经一个多月独自住在这个用集装箱改装的木板房里了。在他看来,他守护的不仅仅是桥上的灯光,还有一种信心和希望。

夏涛是武汉急救中心的主治医师,经常用救护车运送病人通过长江二桥。这里的光也温暖了他,他一直在与这种流行病作斗争。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新闻特写】战“疫”中的青春之歌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1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