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29字,读完约12分钟
>发展文化金融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中国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009年以来,中国文化金融进入成长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国即将启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文化和金融增长将进入第二个十年,这是一个关键的发展点。
1月18日,全国文化金融研究中心新年论坛暨文化金融50人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文化金融50人论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主办。专家学者从财富管理、电影金融、文化产业政策、艺术金融、文化金融的信托模式、文化金融的财税问题等方面解读了文化金融的发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
文化金融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有三个原因
图为杨涛
近年来,文化与金融的跨境研究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全过程中,在寻求新动力的过程中,文化与金融相互融合,共同寻求新的活力。第二,在互动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金融可以有效地相互促进。第三,随着新技术和新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新文化和新金融自然融合在一起。鉴于这三个方面的考虑,文化金融的研究和理论仍然滞后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以及政策和监管带来的迫切研究需求。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玉东:
中国将继续股市和债市,上证综合指数预计将达到3300点
图为姚玉东
在全球货币政策的转折时期,美国市场将继续受到美联储流动性的大力支持,美国股市将继续创出新高。与此同时,充足的流动性将加速外资流入国内资本市场,上证综指有望升至3300点。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和市场形势与2016年相似,经济复苏乏力(补货)+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市场配置。不过,本轮企业补货可能不如2016年强劲,财务风险已初步得到化解。央行可能不会像2016年那样收紧货币政策,长期利率的波动性将明显加大。
与此同时,2020年外资将继续流入国内股市和债市,中国将继续股市和债市的双牛市,股市将呈现结构性牛市。宽松的全球货币推动全球资产被配置到新兴市场。据估计,2020年国内股市将有3000亿元的净流入。在结构性牛市中,建议关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关注5g板块、新能源和大消费板块。同时,在全球低利率的宏观环境下,“固定收益+多重收益”的策略正合适,预计收益高于纯债务基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伟:新经济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视角下的文化金融发展
图为金浩
2009年至今的十年是文化金融快速发展的阶段。现阶段,各项指标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它可以概括为一个矩阵、两个支柱、三维动态结构和四个基本观点。其中,文化金融的两大支柱应该解决文化金融发展的问题,一是无形资产和文化资产评估体系的建设,二是文化产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三元动态结构是指从文化、科技和金融三元动态结构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动力机制。四个基本观点包括:文化金融应该为文化生产服务;文化金融的基本形式是产业金融;文化金融应关注文化资产;文化金融应该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
目前,中国的文化和金融发展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政策角度看,文化金融政策体系的雏形已经形成;从产品和机构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进入文化金融的初始专业服务期;从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来看,中国文化企业已经涉足了大部分资本市场;从文化产业融资规模来看,文化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当然,中国文化金融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结论是文化企业融资问题依然严重,资本供给有待进一步改善。文化金融存在结构性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文化金融产品和制度创新数量仍然不足,服务创新质量不高。与文化和金融相关的基础设施薄弱。相关部门之间存在很大的误解。
如何从构建新的经济金融服务体系的角度来看待如何发展文化金融,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文化产业是否属于新经济,或者它在多大程度上属于新经济。比如,文化产业在三大新经济体系中的分量有多大,数字文化产业现在属于新经济,但远远不够。第二,新经济是否需要新的金融服务体系,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到什么程度,是否适合当前新经济的发展。
从技术和金融来看,与文化金融相比,技术金融在贷款能力和融资能力上具有优势,但仍然可以看出,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保守僵化,滞后于新经济的发展。从技术和金融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新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经济问题,为新经济体制下的文化金融找到出路,提供借鉴经验。三是在新的经济金融服务体系下,如何建设和发展文化金融,至少应从技术变革、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变革三个方面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黄伟:
艺术金融十年
图为黄伟
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快速增长始于2009年。2009年,受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成为世界三大艺术品市场之一。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与此同时,中国5000年的文化和历史积累、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供应、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财富管理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共同推动了国内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
2015年后,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艺术品市场进入新常态。近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交易规模开始明显下降。艺术市场=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基本上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集中度较高。在中国大陆,不包括中国香港,北京约占整个市场的70%。就全球市场份额而言,根据雅昌数据,2018年,美国占40%,中国占29%,英国占18%,法国占5%。美国、英国和中国占全球艺术市场的80%以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和四个城市,纽约、伦敦、北京和香港占据了80%的全球市场份额。可以看出,艺术市场与金融中心和时尚中心高度重叠。
发展艺术金融,首先是艺术质押贷款。目前,正规金融机构较少涉足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主要是因为艺术品评估、估价和流动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第二,在过去几年中,交易所达到较大规模后,进入了整改阶段。目前,大多数交易所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业务方向和模式,许多交易所正在亏损。第三,艺术基金和第三方担保。第四是私人银行、家庭信托和家庭办公室。第五,艺术基金会和慈善机构。第六,艺术保险。第七,艺术保税区。
在艺术消费领域,近十年来,审美教育和艺术消费的需求催生了艺术博览会、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流行。据媒体数据,2017年,紫禁城文化创意产品销售额达到15亿元。2018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26,000次,教育活动近260,000次,参观者11.26亿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0%、30%和16%。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5,354家博物馆,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艺术越来越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个性化、多样化、个性化。艺术授权行业,进入酒店、商场、房地产、医院、校园和家庭,反映了人们对艺术生活和艺术生活的热情和渴望。艺术教育和艺术消费已经成为提升商业品质和生活品位的载体。
AVIC信托副总经理樊华:
文化金融发展的信任模式
图为樊华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毫无疑问,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和繁荣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2009年以来,中国文化金融迎来了十年的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包括银行信贷融资、债券融资、资本市场融资和社会融资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缓解了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题,支持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坚持服务于实体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并在多个层面扶持文化产业。
从信任的角度,用三个关键词探索文化金融。首先,利用这种情况,文化和金融生态圈已经形成。2019年6月,《文化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文化产业的范畴,梳理了文化产业的脉络,并对金融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做出了重点指示。国家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相关机制,促进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依法开展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遵纪守法、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转型的金融支持。
从产业逻辑来看,文化产业属于典型的连锁分布。从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到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文化金融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从支持到融合的整合和演变过程。
针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质文化供给不足、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企业实力弱、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有关部门要求金融机构加快创新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和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探索文化资产管理、文化产业融资租赁、文化保险担保等金融业务创新。 充分利用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提高金融服务文化的产业发展水平。 文化金融在创新和变革的过程中成长。自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来,文化管理已经发展了十年,并在市场规模、产品和机构、资产市场、制度供给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第二,在明道,不同形式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差异。从最轻的资产知识产权到最重的资产房地产开发,它们可以与文化的概念一起统一和发展。知识产权不仅可以通过无形资产评估成为独立的金融资产,还可以为其他行业创造资产溢价。在文化产业的现实形态中,一方面,轻资产和重资产的逻辑相互对立,另一方面,轻资产和重资产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金融角度看文化产业的运行逻辑,文化产业运行的主要逻辑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业态的开放和整合程度以及文化创新和产业运行的程度。纵轴发展整合度。它表明文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程度,如文化与旅游、餐饮、房地产等传统产业融合所产生的新商业形式的可行性和实现程度。横轴文化创新流动度。它表明了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元素能够创新和产业化的程度。例如,文化和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可以通过创新和外围衍生不断形成新的溢价。从财务角度看,二维分析模型也为投融资资产评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逻辑框架,为不同金融工具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同时,文化和金融发展是双向融合的。文化产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经营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在价值评估和产业化能力评估上具有不确定性,而在无形资产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其产业运作的内在逻辑也有所不同,这对金融机构的评估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未来文化金融的发展是一个双向整合的过程,文化产业必须在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信用报告、文化金融市场信息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金融走向文化产业,必须深化产业形态,深化产业逻辑,培养文化金融复合型人才。
第三,优秀的技能和信任是法律体系和金融工具箱的基础。银监会副主席黄宏在2019年信托业年会上指出,信托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以信托法为准绳,以信托关系为基础,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坚持信托起源,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
自2001年《信托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近20年的实践和积累,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源于法律的安排,在金融功能上蓬勃发展,已经成长为现代金融形式的重要支柱。法律和金融是支撑信托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双重驱动力。
从信任赋予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沿着文化产业二维分析框架的纵轴和横轴,随着知识产权创新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业态的融合和开放,文化产业也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业态;文化产业独特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形式的多样性。从源头的知识产权开发到中、下游的项目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各个环节的产业逻辑、资产形式和风险控制措施各有特点。信任从未停止对文化产业的探索。
文化产业独特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发展需要多层次的资本支持。例如,在知识产权阶段,价值呈现的载体可能是电影版权/版权或其他形式,这就要求使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和知识产权信托等金融工具来获得融资;2019年9月,国务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文件,鼓励信托公司综合运用股权、债权、投贷联动、产业基金、知识产权信托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业务。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大家观点】文化金融进入关键发展时期 看专家多维度解读观点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