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7字,读完约3分钟

为了促进国内民用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1月23日,中国民航发布了《基于操作风险的无人机适航认证指导意见》,针对无人机操作场景丰富、操作风险多样的特点,开展了基于操作风险的适航管理,促进了基于操作风险的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模式的形成。

民航局印发《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指导意见》

根据《指导意见》,建立基于操作风险的无人机风险分类方法,实施无人机适航认证分类管理。该局的审查方法将从条款审查转变为制造商制度审查,指导制造商建立和完善无人机设计和生产企业的适航制度,并督促无人机制造商主动承担适航主体责任。同时,遵循制定适航标准的积极思路,遵循“行业标准→行业标准→适航标准”的路径,建立了我国自主的无人机适航标准体系。制造商满足系统要求且无人机符合适航标准后,才能签发无人机适航证。

民航局印发《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指导意见》

根据《指导意见》,我国民用无人机适航认证管理将坚持“分级管理、注重制度”、“标准引领、积极思考”、“先试先做、分步实施”、“依托网络、便捷服务”四大指导原则。民用无人机的作战风险等级将分为三个等级:低、中、高。对于生产低操作风险无人机的制造商,该局主要关注申报和事后监督;对于生产高操作风险无人机的制造商,该局评估具体项目并确定干预程度;对于生产具有中等操作风险的无人机的制造商,该局的审查根据风险确定干预程度。同时,依托实名制注册系统,结合中国民航无人机运行管理系统,构建无人机验证模块,实现整个流程的在线申请和审批。

民航局印发《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了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认证管理的实施路线,即在总结试点项目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2019年第四季度制造商及时宣传实施和受理申请,重点关注无人机适航管理方法、适航标准、审查程序和审查方法四个方面,到2019年底初步建立基于运行风险的适航管理体系。

民航局印发《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指导意见》

为确保基于操作风险的无人机适航认证,民航总局将加强组织协调,设立专职机构,加强资金支持,扩大国际合作。

中国是一个无人机设计、制造和应用大国,空无人机系统(以下简称“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物流和货运、农林植保、航空摄影、管道检测、遥感探测等领域。据“民用无人机实名注册信息系统”统计,截至2019年1月24日,已注册无人机约29.5万架,其中最大起飞重量25公斤至150公斤的无人机2.5万架,最大起飞重量150公斤以上的无人机571架,最大起飞重量650公斤以上的无人机49架。大约有268,000个无人机所有者,3,720个无人机模型和1,239个注册制造商和代理商。

民航局印发《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指导意见》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民航局印发《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指导意见》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