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35字,读完约7分钟

图片来源:照片网

一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在金融业处于边缘。

1月22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正式发布。在向国际金融中心冲刺的阶段,上海再次强调其建设目标,包括:到2020年,上海金融人才结构将显著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国际竞争力将显著增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为此,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长杨铮透露,将继续出台人才奖励等政策,对金融机构落户的支持可能会更大。

无独有偶,几天前,另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深圳也出台了首个金融人才专项扶持政策。最令人担忧的是,深圳开始吸引学生:

鼓励深圳金融机构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实施大学生实习资助计划,每年吸引1000名世界知名大学的优秀大学生实习。连续实习6周以上的,按本科生2000元/人、研究生3000元/人、博士生5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实习补贴。

事实上,早在去年,北京、广州、成都、佛山等城市都出台了类似的金融人才新政策。上海和深圳的加入使得竞争更加激烈。然而,对人才的渴求是一回事,而如何创造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城市产业生态可能更为关键。

两种抓人方式对上海和深圳来说,金融是支柱产业。2018年前三季度,上海金融业增加值为4122.08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7.4%;同期,深圳金融业增加值2289.68亿元,占全市gdp的13.1%。

2018年前三季度主要城市金融发展指标对比资料来源:深圳市政府官方网站

人的缺乏是城市最终抢人的直接原因。

日前,boss Direct Employment Research Institute发布的《2018年人才资本趋势报告》指出,2018年,在我国金融监管环境紧张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人才迁移效应非常突出。说白了,目前金融业呈现人才净流出,关注金融业的求职者比例明显低于金融业的人才比例。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如何弥补人才的短缺?去年3月,北京出台了《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让天使和风险投资基金高管有机会直接落户;同年10月,广州市颁布了《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工程实施办法(修订)》,重点支持金融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人才和灵活引进人才。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今年,抢人的浪潮蔓延到了深圳和上海。

事实上,深圳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已经显现出迹象。2017年,深圳出台了《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将出台吸引配套人才的措施,并强调创新和科技。例如,我们将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奖和金融技术特别奖的创新激励作用。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去年,深圳启动的鹏程人才计划再次强调金融人才,最终形成了《支持金融人才发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在许多人看来,该措施最大的亮点是将学生和其他多层次金融人才纳入补贴范围。深圳还将分别为金融领军人才、关键人才和青年人才提供资金或培训。

洪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滨表示:深圳高校数量少,专业毕业生少。建立从学生到高端人才的人才引进体系,可以从数量上提高深圳金融业的人才供给水平,可谓是一条蛇。

与上海相比,金融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升级上。

目前,上海金融业从业人员已超过37万人,远高于深圳的16万人左右。然而,据上海高级金融研究所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介绍,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仅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近3%,相比之下,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为5%,纽约和伦敦分别为10%和25%,显然不能满足上海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同时,有分析师指出,虽然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众多,但具有深厚理论素养、扎实专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广阔国际视野的高端金融人才仍然稀缺。

上海已经采取了行动。2016年,上海启动了专项人才工程,包括海外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三大发展规划。给予的优惠条件是项目资助和优先培训机会,旨在补充高端金融人才。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年里有近400人被选中。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在向国际金融中心冲刺的关键阶段,上海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供求结构。知名猎头公司盛华集团(中国)董事总经理张坦言,上海的金融机构环境与海外相比还有很多差距,如薪酬水平和岗位适宜性、人才结构匹配不足等,都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然而,两条改革之路,除了给予补贴和就业机会,要真正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我们最终必须着眼于城市产业的前景。

以上海和深圳为例:从金融机构数量来看,截至2018年6月底,深圳法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91家(均为持牌法人机构,不含一级分行);截至2018年底,上海共有1605家持牌金融机构。显然,上海的产业集聚能力要强得多。

排名也可以解释一些问题。对于金融中心实力的评估,目前有两个权威列表:一个是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由英国智库z/yen发布;另一个是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简称cdi路cfci。在研究了两份新发布的榜单后,我们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上海的综合实力强于深圳,但深圳正在快速攀升。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分开来看:

在2018年9月发布的第24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4)中,上海综合竞争力排名第5,深圳排名第12。与去年相比,上海上升了一位,深圳上升了六位。

图表来源:第24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

在2018年发布的第10个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上海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深圳排名第三,与上海差距很大。然而,与前一时期的得分增长相比,深圳排名第一,上海排名第二,深圳超过上海7.5个百分点。

图表来源:第十次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

虽然金融业的整体实力不如上海,但深圳已经将国际金融创新中心作为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计划中,金融技术中心是上海想要建立的六个中心之一。

对此,中国金融与现代工业研究院(深圳)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俞灵渠直言不讳地表示:深圳的金融业离上海还很远。至于新的金融和金融技术,只能说深圳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领先的金融技术企业,如伟忠银行、平安保险等。但与上海相比,不能说差距真的扩大了。现在,上海把金融技术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两个地方都在发展,结果还没有决定。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那么,深圳小弟有机会赶上上海老大哥吗?

余灵渠认为:光靠深圳是很难的。然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深圳有机会与香港一起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如果能够实现,它将大大超过上海。

在余灵渠看来,香港、纽约和伦敦这两个全球金融中心也被称为纽兰港,而深圳和香港则相距甚近。从地理上讲,两地的交流和融合非常方便。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深港金融市场要素的互动对深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余灵渠说道。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例如,深圳前海蛇口自由贸易区是深港合作的重要焦点。俞灵渠告诉自摸军:前海一直在模仿和学习香港的金融机制,也有向全国推广的成功经验,比如跨境贷款。

另一方面,上海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开放路径不同于深圳。俞灵渠说,上海主要是改革和突破现有体制,两条道路的改革都在路上,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哪个更有效?余灵渠认为,上海和深圳都有自己的机会,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