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公众的安全支付意识增强了移动支付的不良习惯。
新华社记者武玉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行业蓬勃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支付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表示,随着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和金融安全消费知识的普及,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明显增强,但一些影响移动支付安全的不良习惯仍需避免。
回顾过去一年,支付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支付服务总量为169.35亿元,达到65.48万亿元,分别增长74.19%和32.91%。
“支付行业的平稳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推动,也离不开监管政策的护航。”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孟认为,规范条码支付业务标准、支付机构备用金集中存放等相关监管政策的完善,为移动支付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中国银联风险安全专家王宇表示,随着金融技术应用的加速,公众越来越肯定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技术安全、准确、方便,正日益成为移动支付的标准;同时,u盾、动态口令和数字证书的使用也显著增加。
银联发布的《移动支付安全综合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我国金融安全消费知识的普及和惩治电信网络欺诈活动的不断深入,移动支付外部环境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也有所提高,移动支付领域网络欺诈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专家指出,虽然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但移动支付的一些不良习惯仍在影响支付安全,需要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在更换手机或删除手机应用程序时,未能正确处理支付敏感信息。
更换新手机不会删除支付敏感信息,或者不再使用移动支付软件不会释放银行卡绑定,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增加账户被盗或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在更换手机时,应删除剩余的支付信息,并恢复手机的出厂状态。
-安装未知来源的手机应用程序。根据银联发布的数据,手机主动安装未知文件是移动支付的主要高风险行为类型。
专家表示,由于生产门槛低、安全性不够,二维码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传播网络钓鱼网站、手机病毒、恶意程序等。建议消费者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尽量使用扫描模式或选择更安全的动态二维码。
-在社交软件中传输敏感信息。当使用社交工具时,一些用户会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和账户密码拍照并发送给其他人,留下安全隐患。
专家建议,有关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应随意披露,未知链接和二维码不应随意点击,软件应定期升级,木马病毒应被检测和杀死。
此外,专家还建议消费者应开通账户操作提醒,如登录、消费、更改密码等。,并在发现账户被盗后尽快与警方联系。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公众安全支付意识增强 移动支付不良习惯别忽视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