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6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南京2月7日电:在博物馆里寻找“一年的味道”已经成为新年习俗

新华社记者

紫禁城里的除夕夜,老南京的除夕夜日程,愚蠢的十二生肖“表情包”……新年期间,许多地方博物馆精心打造的春节文化展览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近年来,“博物馆新春”逐渐成为许多家庭过节的活动之一。

从宫廷到市场,古人真的很注重过年!

——道道宫门上贴着年画和春联,长长的游廊上挂着各种宫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紫禁城在1月初举办了“迎接新年——紫禁城的新年”展览。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继祥介绍说,故宫博物院不仅制作了885件(套)文物,打造了自成立以来文物最多、展览面积最大的旗舰展览,而且还按照清宫旧俗将故宫所有开放区域恢复到元旦装饰,充分展示了清朝的宫廷新年习俗。

展览共分六个主题:“福迎祥、祭祖孝、忠于家庭、勤政爱贤、乐在其中、乐在其中、乐在其中”。在“福迎祥”单元,人们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皇帝写的祝福;“敦亲穆家”单元还原了皇帝在元旦与族亲及后妃们宴饮的场景;「康乐及娱乐」单元重现古人在农历新年期间的各种康乐活动,例如八旗运动员在冰上表演花样滑冰及杂技。

博物馆里寻“年味”已成新年俗

与紫禁城的宫殿风格不同,江苏南京六朝博物馆的旧南京新年“日历”也让游客大开眼界。

赏梅迎春,爬城墙,烤“元宝火”,出门看喜事,祭祖,第八天开灯,端茶送客,除夕夜吃团圆饭……在这个“我们的节日——吉海新年展”中,策展人通过200件展品展示了南京旧年的各种风俗和细节,让人们一秒钟就能游到古代。"古人总是关注新年!"南京市民王晓琪在与家人团聚后动情地说:“从30日和元旦到8日和15日,我为你们安排了一切。”

博物馆里寻“年味”已成新年俗

继承十二宫文化,欣赏传统之美

2019年是农历猪年。十二生肖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许多博物馆都推出了十二生肖展览或相关展览来迎合观众。

在南京六朝博物馆举办的“我们的节日——吉海新年展”上,展出了民间工艺品,如微雕“五福地图”、丝绒花“万事如意”、竹雕“金猪报喜”等。,构成一组可爱的中国生肖“表情包”。

郑州市民王在河南省博物馆“金猪拱福——吉海十二生肖文物展”展厅向9岁的女儿刘讲解本次展览。

刘津津有味地看着它,说它有趣。王说:“我以前觉得博物馆里的展览太高了,但后来我发现有很多互动的形式,比如手工和教室。”春节是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文物,一点一滴积累历史知识的好时机。”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启动了“金猪拱福——吉海生肖文物图片展”,让观众体会到创作者对六种动物富贵生活的向往。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王军介绍说,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博物馆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些有特色的节日,如“元旦、新年带新希望饺子”、“走进赫哲族”等。通过现场讲座、参观展厅、视听录像、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带领孩子们了解中国的新年习俗、饮食文化,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里寻“年味”已成新年俗

新年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许多博物馆迎来了一波人流高峰。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紫禁城的人气飙升,7天假期的门票提前在空一家酒店预订。“除夕夜——紫禁城除夕夜”启动20多天来,平均每天的游客人数已经超过2万人。

在河南省博物馆,第二天的第二天参观者人数约为8000人,是通常周末的两倍。记者见到了陪同子女参加“新桃换旧象——木版年画”专题解说活动的上海人周京山。他告诉记者:“今年郑州的新年,第一站是我岳父家,第二站是博物馆。我们家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我们去一个地方,都会去那里的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让孩子们了解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里寻“年味”已成新年俗

文化专家认为,随着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博物馆过年”的理念逐渐成熟并形成品牌,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还有春晚、贺岁电影、新年音乐会、元宵节灯会等。,已经成为人们庆祝春节时不能忽视的一个选项。

博物馆里寻“年味”已成新年俗

文博志愿者管峻说:“我做志愿者已经6年了。”2015年后,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大幅增加。一方面,博物馆宣传工作到位,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每个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也越来越高。”(票据持有人:蒋芳;参赛记者:石玉玺、韩朝阳、马志耀)

博物馆里寻“年味”已成新年俗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博物馆里寻“年味”已成新年俗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