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贵阳5月3日电贵州:扶贫前线的青年最美

新华社记者罗飞

在五一假期,许多上班族会和家人一起出去享受难得的“亲子家庭时光”。然而,在贵州贫困山区,许多扶贫干部不得不与家人“牺牲”时间,坚守扶贫岗位。

“目前,与贫困作斗争的决定性战役已经进入倒计时。乡镇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还存在许多硬骨头。要照顾这个家真的是不可能的。”谈到扶贫,王庆余的话对他的家庭有负罪感,甚至流露出他对扶贫的责任和义务。

王庆余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东堤乡工作,该乡是全省20个特困乡之一。全乡11个村中有10个是贫困村,其中6个是极度贫困村。2014年,这里的贫困发生率高达37%。

记者在走访该村时看到,经过多年的精确援助,这里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生活环境到交通设施,扶贫工作不断转化为人们的成就感。然而,由于基础薄弱、贫困严重,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弥补的“不足”。

“工业发展是全乡脱贫的重点和难点。从事扶贫行业,既要有“地气”,又要有“市场意识”,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证销售。”谈到扶贫,王庆余想了很多,但在农村,他还是30出头扶贫战线上的“新兵”。

2016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东堤乡农村信用社工作的王庆余,通过纳雍县扶贫专项岗位招聘考试,正式参与农村扶贫一线工作。那一年,该县招收了509名像他一样的大学生,他们都被送到农村参与扶贫。

王庆余精力充沛,精力充沛,工作勤奋,他总是用行动证明自己。“与在信用社工作相比,扶贫特岗是‘少花钱多办事’的典型。但是这里是我的家乡。这些年来精确的扶贫工作已经使我的家乡逐渐摆脱了贫困。年轻人参与其中尤其有意义。”王庆余说他没有长时间工作,但是他比同龄人获得了更丰富的经验。

贵州:脱贫一线的青春最绚丽

从危房改造政策到农村低收入家庭评价标准,从贫困户致贫原因到帮扶措施,从同村路建设进度到扶贫搬迁安置规模...王庆余对农村扶贫工作了如指掌。

2017年,王庆余从一名普通的扶贫工作者晋升为东堤镇扶贫工作站站长。然而,职位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工作会更轻松,但在王庆余看来,这是更负责任的。

王庆余说,扶贫工作是细致的,他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还要解决好帮助农村和贫困户的具体问题。他清楚地记得在促进扶贫和搬迁方面的特殊经历。

“特别是在搬迁的那天,我一大早就很忙,接电话的时候我就‘耳鸣’。除了协调,我还得帮助群众运动。我不知道爬了多少次楼,最后我累了。”王庆余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看着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搬进新居,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幸福和感激,他们觉得一切都值得。

贵州:脱贫一线的青春最绚丽

由于王庆余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扶贫工作上,所以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作为丈夫,家庭需要妻子来支撑;作为父亲,孩子和他并不亲近;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父母生病了,但不能及时照顾他们...谈到这一点,这位年轻而坚定的扶贫干部会流下眼泪,看似“软弱”,却流露出温暖。

贵州:脱贫一线的青春最绚丽

王庆余说,他在扶贫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将最好的时光融入贫困山区的发展是他无悔的选择。越来越多的王力可青鱼青年聚集在贵州扶贫的第一线。年轻人是他们最突出的“标签”,但他们也是基层最活跃的“青年力量”。他们选择在山里寻找人生价值的“坐标”,这构成了扶贫前线最绚丽的“青春风景”。

贵州:脱贫一线的青春最绚丽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贵州:脱贫一线的青春最绚丽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