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传承民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各地端午节活动扫描
新华社记者
又一年是端午节,各种各样的端午节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生动注脚,端午节习俗在新的时代以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方式演绎着,传承着民族精神,彰显着文化自信。
包粽子,做香包,编彩绳,染草染木,画植物...在北京世博园,有许多反映端午节习俗和园林特色的互动体验活动,让许多游客称赞“很高兴你来了”。
6日,第11届北京龙舟节和第6届北京龙舟节园游会精彩上演。在北京世博园被毁的剧院里,演员们向观众展示了精彩的表演,表达了他们追求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望。延庆区文化旅游局局长董烨说:“今年的活动,我们通过包饺子、赛龙舟、做香包、挂蒿草等活动,展示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我们还融入了生态保护的新内涵,彰显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成就。”
在融水仪式上,来自长城文化带各地的非遗传性传承人和来自台湾高雄的代表,将家乡的水汇集到延庆区陶镇生产的器皿中,一起注入汩汩的湖水中。与会者表示,简短的仪式承载了深厚的家乡感情,凝聚了民族向心力,激发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祭屈大典、民间龙舟赛、非物质文化展览、朗诵《离骚》比赛……端午节,一系列的民间端午节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参加,在湖南省汨罗江,屈原沉入汨罗江而死。
正如中国屈原协会会长刘士林所说,弘扬传统文化,要尊重并逐步恢复节日的优良传统,这样节日才能反过来举行。
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省秭归,到处都是艾草和糯米的香味。当地人说,“端午节比元旦大,比春节更隆重。”
6日上午,在徐家冲港,成千上万的人搭起一条河来祭拜屈原,并举行“赛龙舟”活动。桨在飞,龙舟在破风破浪,划手们勇敢地争夺第一名,岸上的人们击鼓呐喊。这一幕非常壮观。
每年端午节,秭归都有诗歌比赛的传统。明清之际成立的“骚坛诗社”,其成员多为农民。这些自称“泥腿”的诗人,白天用锄头工作,晚上用笔写春秋,端午节时聚集在屈原的庙前唱诗配歌。
今年,秭归还深入挖掘曲香的饮食资源,开展屈原家宴饮食文化系列活动,并在楚辞中传播饮食文化。“保护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办法是‘取悦’它们,让它们‘生活’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秭归县委书记卢辉说。
"回到秭归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应邀参加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台湾瞿氏后裔瞿·说,回到台湾后,要主动做一个好的文化使者,把一些好的做法和文化传承下去。
湖北省十堰市屈原文化学者凌志敏建议,要挖掘端午节文化的内涵,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要组织好传统的祭祀活动,不断适应当代年轻人的喜好,如现场直播、虚拟现实等,以便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初夏,成群活泼的端午节民俗画传遍了中国。2019年上海举办了长江三角洲古镇传统文化交流活动,长江三角洲古镇共同展示了江南传统的端午节民俗;内蒙古包头市举办了东大山“余姚集”艺术节,并组织了糖雕、核雕、剪纸、六合枕、麦秸画等非遗产项目的集中展示;山东省青岛市启动了“我们的节日——传承文明品味的端午节”主题活动,内容包括锣鼓舞龙等文艺表演和非遗产表演,旨在动员人们进行网上网下互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记者、魏、、刘、李思远、李伟)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传承民族精神 彰显文化自信——各地端午节活动扫描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