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荆怀桥)近年来,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超项目和个人及组织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最近,“改革先锋”中的许多科技人士结合自己参与国家科技奖励项目的经验,说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要肩负起自主创新的重任,不断增强我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速度”也成为过去40年来最显著的发展标签。
多亏了前面的皮带,火车跑得很快。40年来,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从51700公里增加到131000公里。从“绿色皮车”到复兴的轨道交通设备不断刷新中国的速度。其中,京沪高速铁路项目还获得了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
“中国铁路和轨道交通设备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的缩影。”近日,“复兴”高速列车开发项目主持人孙在京召开的科技领域“改革先锋”代表座谈会上表示,为了实现时速350公里列车的运营,他们与国内外数十家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打造引领创新的强大引擎。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重型武器。今后,CRRC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自主创新的责任。”他说。
在过去的40年里,持续的技术创新也推动了中国铁路从线到网的发展,以及列车速度从慢到快的发展。
中国铁路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公司技术人员鞠晓林表示,中国99%的电气化铁路、100%的高速铁路和99%的城市轨道交通都是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建成的。
自1987年加入工作以来,鞠晓林参与了大秦线、哈大线、京沪高速铁路等10多个国家重点铁路项目的建设,创新了114种施工方法,从普通农民工成长为知识型员工。
回顾过去30年的工作,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成功建立了三大领域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高速、一般速度和重载,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离不开自主创新。”鞠晓林说。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认识到从中国的速度向中国的质量转变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当时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我看到的文件比最新的外国文件至少晚了半年。量子信息的理论研究也不同于国外几年来的先进水平,实验研究更为落后。”20多年前,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选择出国深造,但他始终将在中国建立世界级的量子物理实验室视为自己的梦想。
2001年,潘剑伟留学回国,带领团队不断刷新原有成果,从而在国际量子科技地图上为中国占据一席之地。2016年,他的团队因其项目“多光子纠缠和干涉测量”获得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潘建伟表示,目前,中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不仅实现了战略性高技术的后续研究,也实现了在一些重大科技领域和方向“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代表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说,科技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努力探索和实践从人才强国到产业强国、经济强国、国家强国的创新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不断增强中国科技创新硬实力——“改革先锋”中科技人物谈创新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2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