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6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福州6月28日电(记者、邓)海面波涛汹涌,一艘来自台湾的货轮停靠在福建漳州东山港,集装箱一个接一个地被卸下。
码头嘈杂,渔港繁忙。东山邢钢码头已有30多年的历史,虽有些许沧桑,但在海风的吹拂下,却丝毫不掩饰它的生机。离它三公里远,一个5000吨、面积5万平方米的新码头正在逐步形成。今年年底建成后,将满足大型船舶和直航台湾的需求。
东山港原名“铜山港”,它的月牙形港湾和小岛形成一个天然的港湾,与台湾的澎湖列岛隔海相望98海里。东山是离台湾南部最近的大陆县。宋元以来,它不仅是海防的前沿,重要的军事港口,也是繁忙的商埠和外贸口岸,在闽台航海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台轮泊位位于东山铜陵镇,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mainland China最早建立的泊位之一。1975年,福建省颁布了《接待台湾渔民暂行规定》,帮助过海的台湾渔民解决求援、治病、避风、探亲等问题。东山港因台湾船只的停泊而繁荣,逐渐成为与台湾交流的港口。
“早期,台湾船只在大陆设立的停泊点不多。当台湾渔民停靠东山港时,他们会自发地与当地渔民交换货物。”东山新发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水春表示,这种民间贸易的兴起也促进了港口的建设和发展,使东山成为mainland China最早从偏远岛屿与台湾开展小规模贸易的港口之一。
凭借对台贸易的港口优势,许多台湾同胞来到东山寻找商机。翁·齐静就是其中之一,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来到这里管理水产养殖。“1949年以前,我祖父驾驶一艘三桅船往返于海峡两岸。当时,澎湖与东山的经贸往来非常密切。”他说,他选择回到祖居发展,希望继承先辈的事业。今天,澎湖有两万多东山村民,台湾有二十多万东山协会会员。
翁齐静说,东山非常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它为与台湾进行小规模贸易的港口提供了很多便利。“让台湾小工厂的产品带着管子、十个盒子和八个盒子一起进来,这是一个好政策。”
经营与台湾小规模贸易的邢钢码头建于1985年。林水春从事港口贸易30年,见证了港口的发展变化。他说,十多年前,东山90%以上的水产品出口到外界,台湾餐桌上的许多海鲜都来自东山。“现在大陆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都在提高,进口在小规模贸易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台湾远洋捕捞的水产品也运往大陆销售。”现在东山已经成为海峡两岸的水产品集散地。
邢钢码头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黄建民告诉记者,冷冻水产品等台湾杂货主要通过金门运往东山。自2009年以来,活鱼从台湾直接进口,抵达东山后销往大陆各地。台湾杂货和鲜鱼的年贸易量在高峰期可达23000标准箱。今年受疫情影响,进出口业务减少,但4月份后,台湾杂货进口逐渐恢复。目前,东山每周进口一类台湾杂货和鲜鱼。
东山也是闽台民间信仰的发源地。东山关帝庙是台湾大部分关帝庙的香祠堂。自1991年起,东山每年在台湾海峡两岸举办关帝庙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台湾信徒祭拜东山关帝庙的祖先。
由于两岸交流与融合,小岛渔港蓬勃发展,现代化新港即将建成。2017年,东山至台湾5000吨级客货码头投入建设。福建省漳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东山港项目技术总监莫宪红介绍,新码头已于年底竣工,主要有货运和客运两大功能。建成后,可满足13万吨货物、26万名旅客和12.8万辆列车的年航运需求。
东山县委台港澳办公室主任林武生表示,新码头建成后,将与台湾南部相连。在做好从台湾进口杂货和活鱼的同时,发展新业务和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发挥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配送基地的作用。此外,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东山、厦门、金门、澎湖旅游联盟,打造四岛经贸文化旅游圈。
“东山水产加工厂有200多家,都或多或少经营台湾业务。从血缘、地理、经贸基础等方面看,东山港比台湾有天然优势,应进一步扩大。”翁齐静表示,他期待着新码头的开通,以通过贸易增强两岸人员往来的流动性。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福建东山:海岛渔港变迁见证两岸融通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1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