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0字,读完约5分钟
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据了解,虽然报告的文本是近年来最短的,但修订时间是前几年中最长的。这份报告有七个“第一”,非常引人注目。
第一幅全景图展示了“四大检察院”
2019年,“四大检察院”首次被写入全国人大决议。今年的报告对此做出了具体回应,通过深入整合“理念和理念”,采用大量“案例资料”,首次将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出来。
首次全面披露案件总数
该报告首次披露了全国检察机关办案数据,包括逮捕和起诉数量、刑事、民事和行政上诉数量、公益诉讼数量、诉讼活动中违法案件监管数量。
司法案件的数量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缩影。这份报告不仅是检察工作的陈述,也是整个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状况的镜像,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为未来思考。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检察机关的司法处理情况,也反映了整个司法检察工作的成绩和法治建设的格局。公开更多的数据就是接受人民的监督和判断,督促检察机关做好自己的工作。
最初刑事、民事和行政投诉的数量
根据该报告,2019年,检察机关处理了258,520起刑事、民事和行政上诉。受理民事上诉案件142,203件,同比增长23.9%。
此前的报告主要披露了上诉案件中抗议和检察建议的数量。今年,刑事、民事和行政上诉首次出现。
首次接受审查的逮捕和起诉数量
在报告中,逮捕审查和起诉审查的数量也是首次使用。与批准逮捕和起诉的数量相比,经检察机关审查后决定不予批准的逮捕和起诉的数量有所增加。
根据该报告,2019年,国家检察机关审查了935,432起逮捕案件和1,413,742起起诉案件。191,290人没有被逮捕,41,409人没有因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定而被起诉。
20年来刑事案件变化浅析
“1999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从16.2万件减少到6万件,年均下降4.8%;被判处三年以上监禁的比例从45.4%下降到21.3%。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管理秩序得到严格规范,新型犯罪增多。“酒后驾车”已经取代盗窃成为刑事诉讼中的第一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罪增长19.4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增长34.6倍,侵犯知识产权罪增长56.6倍。"
今年的报告很有创意。在报道刑事检察工作时,通过披露1999年至2019年的“跌宕起伏”数据,具体分析了近20年来刑事犯罪的变化,并在附件中制作了图表,清晰地反映了主要的犯罪趋势。这种跨度很大的历史纵向分析首次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该报告试图通过过去20年来刑事案件的变化来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背后的法治准则,同时更好地预测未来趋势。
行政检察中“政治与政治”的新概念首次提出
“对于一些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诉讼案件,它们被驳回,争议没有解决。尽管此案难以解决,但去年10月进行了特别监督,通过促进和解、敦促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给予司法协助,解决了行政纠纷。378件,努力实现案件的结案。”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行政检察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行政与政治”的新概念。
行政检察“行政与政治”的前提和基础仍然是“结案”。检察机关践行新时期“乔峰经验”,以办案为基础参与社会治理,在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的全过程中落实矛盾纠纷的解决。行政案件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行政检察“一手抓两个”,维护其合法行政决策的权威;对于违法的行政决定,有的应当督促纠正,有的应当调和互谅,最后在结案的基础上,做到法律不相抵触,事情有效。
首次阐述了“壳件比”的价值和作用
报告首次提出了“壳件比”的新概念,并阐述了它的价值和作用。
一方当事人的“案件”经过办案机关的几个程序环节后,被视为若干“案件”。通过司法程序的“案件”越多,统计的“碎片”越多,消耗的司法资源就越多,诉讼当事人就越重。最佳的“案例与案例之比”是1:1,双方都有“案例”。进入检察程序后,他们可以以最少的司法资源投入和最大的当事人感受一次性高质量地解决案件。
有人形象地把“案件比率”称为“司法gdp”。然而,这种国内生产总值不是一种只关注过去处理的案件数量和规模的国内生产总值,而是一种重视案件处理质量和效率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旨在监督检察官强化职责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司法能力,努力把他们的工作做到极致,避免不必要的程序空转向。
报告显示,2019年,刑事诉讼“案件与案件之比”为1:1.87,“案件”同比下降0.02,减少约3万个不必要的处理环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万祥)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7个“首次”!读懂最高检工作报告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1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