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银川5月1日电:从“火炉”到“非遗产”阶段——宁夏海原县农村妇女用双手开辟了致富之路
新华社记者杨
“向你妈妈要钱,你妈妈现在正在赚钱。”来自官桥乡官桥村的30岁的李说着学绣后最大的感触,把丈夫的话模仿得惟妙惟肖,引得村农专业合作社的姐妹们哈哈大笑。他们过去常常整天“围着炉子走”,但他们没有收入,只能伸手去拿钱。他们走上“无遗产”的舞台后,开辟了脱贫致富之路,把一半的收入留在了家里。
由于经常工作,双手的关节很厚;经常浸泡在冷水中,缺乏保养,手背明显开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会想到栩栩如生的绣牡丹和剪纸锦鲤是出自这双做“农活”的手。
关桥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与大城市相比,“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很强。当被问及他们以前的生活时,李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过去每天都洗衣服,做饭,喂牛。
许多当地妇女也想过改变,但受教育水平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她们不能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能让家人离家太远。该合作社的主任、官桥村的一位村民冯英说:“在动员之初,大家都不相信。我不敢想我能在家门口刺绣剪纸赚钱。”
2019年6月,华润集团在关桥乡关桥村建设的海原华润希望镇竣工。村里腐烂的土路变成了硬化的道路,广场上有各种健身器材和儿童娱乐设施...旨在帮助当地妇女就业和赚取收入的润农专业合作社立即启动。
、李、等人第一次坐在宽敞明亮、窗户清晰的合作教室里时,感到很不舒服。“我拿不住针,”李说。“首先,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起初,人们不能静静地坐着,也不能平静下来。如果他们带着针,他们会掉到地上,或者他们的手会流血。图案接缝不好,厚度不一致,手和眼睛不协调,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你不能平静下来,静静地坐着,你会忍受的。不管你在家有多忙,你都不能逃课。当你回家的时候,你会带着工具继续学习...仅仅半年后,他们的技能已经相当成熟,每周收入在1000元左右。
剪纸和刺绣是海原县2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海原刺绣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原华润希望城总监马强表示,目前合作产品的销售主要是华润集团的消费扶贫和当地酒店的订购等。合作社中大约有30名成熟的女工,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加人数,打造品牌,探索市场化发展。
近年来,海原县越来越多的妇女从“火炉”走上了“无遗产”的舞台,开辟了双手脱贫致富之路。目前,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基地已孵化出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合作社,带动了744户建档脱贫致富。
她走上“非遗产”的舞台已经快一年了。除了零花钱和给孩子、丈夫和父母的礼物,李还用自己的劳动收入买了冰箱、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她自豪地说:“靠劳动挣钱,在家里花钱是很难的。”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从“灶台”到“非遗”舞台——宁夏海原县农村妇女双手拓开致富路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10175.html